恩施州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协调联动机制助推精准科学治污
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效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于8月6日正式印发《全州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这一机制旨在整合全州监测力量,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机制要求,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州局)与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州中心)将成立监测工作协调小组,建立常态化沟通调度机制,共同推进7项重点任务。
一是统筹监测网络建设。优化布局全州大气、水、土壤等要素监测点位,构建统一规范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二是强化数据设备共享。实现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等监测数据互联互通,推动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提升预报预警能力。联合开展空气质量预报、重污染会商及重要水体水质预警,增强污染溯源解析水平。
四是健全应急监测联动。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与处置协同机制,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五是规范站点运维管理。明确州局负责自动站点基础保障,州中心强化日常监督与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六是严格监测质量监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监测机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
七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支持县级监测站资质认证与能力提升,通过业务指导和技能比武活动强化全州监测队伍水平。
这项机制要求各分局、科室及局属单位严格执行,强调通过州局与州中心的深度协作,形成监测与管理合力,为建设美丽恩施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