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刊发 | 湖北恩施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四强四提”工作法为生态环保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2025-08-14 张念胜 中国环境报
字号

微信图片_2025-08-14_172509_789.png

《中国环境报》(2025年08月14日 第003版)


湖北恩施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四强四提”工作法为生态环保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张念胜


  在武陵山生态屏障的腹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支部以近十年的深耕细作,凝练出“四强四提”支部工作法,将“党建红”的引领力、“生态绿”的生命力与科普宣传的传播力深度融合,铸就了独具特色的“党建红+生态绿+科普宣传+生态环境监测”党建品牌,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强决策提站位,校准生态航向

  “生态环境监测与科普宣传,首先要姓‘党’。”恩施州监测中心党支部始终将政治引领放在首位,通过强化党组织在重大任务中的决策主导权,确保每项工作都与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同频共振。

  无论是生态环境监测重点任务规划,还是科普长廊建设、校园试点推进等项目,均严格履行党支部前置审议程序。在官坡社区科普长廊设计初期,党支部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从源头上确保科普导向的权威性与正确性。如今,这条涵盖10组展板的长廊已成为市民了解生态环保知识的重要窗口。

  强融合提效能,激活实干动力

  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关键在“融”。恩施州监测中心创新推行党小组与科室深度融合,让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直达监测一线。“采样先锋”党小组在2025年国家地表水生态监测攻坚中冲锋在前,高效完成恩施、宜昌、神农架跨区域监测任务;“数据研判”党小组则将精准监测数据转化为校园科普的生动教材,在芭蕉中学“智慧农场”里,学生们通过空气自动监测站模拟点,直观理解生态环境监测的科学原理。

  党员领办攻坚机制更让融合效能倍增。在高旗实验小学“生态文化长廊”建设中,党员骨干全程牵头设计、施工,打造出集创客间、生态展板于一体的科普阵地,年均接待学生超5万人次;在官坡社区实施“点亮回家的路”项目,解决照明缺失问题,惠及12个小区600余户居民。这些融合机制实现了“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反哺党建”的良性循环。

  强纪律提作风,筑牢数据基石

  监测数据是生命线,一丝一毫不能含糊。恩施州监测中心党支部以铁的纪律守护数据真实性,创新建立监测报告“双人双签”制度,构建全链条质管体系。5年来,实验室数据质控合格率始终保持100%,连续获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为科普宣传奠定了坚实基础。

  纪律教育常态化更让廉洁之弦紧绷。每月主题党日的“纪律教育”模块,结合反面案例开展大讨论;风险岗位每季度廉政约谈,让采样、分析等关键岗位党员时刻警钟长鸣。这份严谨作风延伸至科普领域,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空气质量预报与科普知识,以公开透明赢得“200万+”点击量,成为群众信赖的“生态指南针”。

  强本领提素质,锻造生态环保铁军

  “双培养”机制让队伍既红又专。恩施州监测中心将8名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其中7人成长为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刚入职两年的黄衎成为省级优秀生态环境讲解员,入党积极分子田华婧荣获全州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在“科普教育、社区共建、民情响应”三大平台上,党员们化身义务讲解员,主导拍摄《让恩施更美丽》等生态环境宣传片。在硒都实验小学的课堂上,党员工程师用监测数据解读雾霾成因;在官坡社区的广场上,科普展板前的党员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恩施州监测中心党支部以“四强四提”工作法为笔,以武陵山的绿水青山为卷,持续擦亮特色党建品牌。鲜红的党旗在监测仪器旁飘扬,闪耀的党徽在科普课堂上生辉,一幅党建引领生态美、科普惠民幸福长的画卷,正在鄂西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