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App|湖北鹤峰:监管分级、服务前置、科技赋能构筑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08-21 中国环境App
字号

  今年上半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交出亮眼“生态答卷”: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20.6微克/立方米,稳居全省前列;国控断面与31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这份成绩单背后,是鹤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新驱动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监管创新:一张清单分级管,执法精准更“有度”。鹤峰创新涉企生态环境执法“一张清单三级分类”模式,破解监管与发展的平衡难题。将排污许可、污染防治设施等检查事项整合为《生态环境综合监管清单》,单次检查效率提升40%。依据环境信用、历史表现等指标,将70家排污企业精准划分为A(低风险)、B(中风险)、C(高风险)三类,实施差异化监管;A类“无事不扰”,B类“一年一检”并帮扶整改问题12项,C类强化监管推动两家企业完成深度治理。这一模式既能够守牢生态红线,又能为企业松绑减负。

  服务升级:“能量站”前置赋能,政企协同育新机。在太平工业园设立的“企业绿色发展能量站”,推动生态管理从末端处罚转向源头服务。这里汇聚监测、执法、环评等领域专家智囊,已为32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破解生态环保难题12个;依托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捕捉3家重点企业排污异常并及时预警干预;通过纾困80家企业、攻克6项环保技术瓶颈、高效办理许可变更等,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强力助推器”,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合规风险。

  治理深化:“科技+全民”双驱动,生态红利惠民生。鹤峰融合科技力量与公众参与,构建坚实生态屏障。一是科技治污精准高效。两座空气自动站织密监测网络,“无人机+人工”排查助力重点流域排口整治率达95.1%,电子围栏24小时守护芭蕉河水源地,成功预警制止垂钓行为27次。二是绿色产业振兴乡村。下坪乡“稻蟹共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牛—沼—果”“猪—沼—茶”等循环农业模式自2023年以来创收超3000万元,绿色动能激活乡村振兴。三是全民共治法治护航。环保设施开放日、六五环境日宣教活动惠及公众,发放资料两万余份;严格执法检查单位65家次,下达整改令4份,完成监测数据3699个,以法治刚性守护生态安全。

  从精准监管释放企业活力,到“能量站”前置服务化解发展之忧,再到科技赋能与全民共享筑牢生态根基,鹤峰正将丰厚的“生态颜值”源源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价值”,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鲜活的县域实践样本。绿水青山间,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新路径越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