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App|恩施州监测中心坚持以学促干、技术为民,为龙洞河治理贡献专业力量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恩施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交的《关于龙洞河水污染排查情况分析与治理建议的报告》,获恩施州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认可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相关单位依据报告建议加快推进龙洞河治理工作。这份报告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恩施州监测中心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
精准定位,从学习到实践锁定治理方向。“恩施市龙洞河下游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不仅影响生态环境,也制约滨水文旅走廊建设,老百姓对水清岸绿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在恩施州监测中心举行的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中,干部职工围绕“生态监测如何助力民生改善”展开深入讨论。自生态环境部将龙洞河纳入“十五五”国控考核断面后,恩施州监测中心迅速行动,把龙洞河治理作为学习教育的“实践课堂”,成立党员技术骨干牵头的工作组,以“摸清污染底数、破解治理难题”为目标,全力推进排查工作。工作组通过系统学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技术规范,梳理历年监测数据,并结合一线调研,多次深入龙凤镇、金子坝街道等流域沿线,与基层干部和居民座谈,精准把握群众诉求与治理难点,确保排查工作兼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多措并举,全面排查厘清污染源。2025年3月—7月,恩施州监测中心工作组运用资料分析、现场踏勘、水质监测、流速测量、水生生态调查、地下水示踪等六大类方法,对龙洞河全流域21.26公里及沙河、玉龙河等支流展开“拉网式”排查,布设监测点位20余个,获取有效数据1200余组。在舞阳大道四巷,工作人员连续3天蹲守,摸清多处居民楼生活污水直排规律;在沙河上游杜家淌,深入农田记录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在马家河暗河段,联合地质部门通过钻孔验证建筑垃圾堵塞问题……最终,工作组锁定五大重点污染区域,并清晰梳理出“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中下游生活污水直排—管网不完善—流速过低”的污染链,为治理提供了扎实依据。
系统建言,科学治理方案获政府认可。“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提出可实施的解决方案。”基于排查结果,恩施州监测中心坚持“系统治理、标本兼治”原则,从污水收集、内源治理、生态补水、生态修复和长效管控5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建议,包括推进管网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大学城小吃街油污管控等细致措施。这份数据详实、分析深入、对策可行的报告,得到州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批示要求:州生态环境局、州城市更新局、州自建局、州水利局指导,恩施市政府结合报告成果研究科学有效治理方案,形成治理项目,分步推进实施,逐步解决龙洞河水质问题。
持续跟进,以学促干推动治理提速。“领导的批示是鼓励,更是责任。”恩施州监测中心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效,组建“技术服务专班”,全程跟进治理工程。一方面,协助优化管网建设、清淤补水等技术方案,提供监测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开展“生态监测进社区”活动,宣传河流保护,推动“治水护水”成为社会共识。
目前,龙洞河治理已进入议事日程。恩施州监测中心将继续秉持“以学促干、为民护水”的理念,从实验室到河道、从数据到行动,持续为恩施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贡献专业力量,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